近日,梅鋼二號轉爐綜合改造項目熱試成功投入生產。該項目對轉爐爐體設備進行了整體更換,優(yōu)化了轉爐爐型,提高了傾動速度和底吹強度,為節(jié)能降耗、提高生產效率和鋼鐵料收得率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二號轉爐主要爐體設備已使用17年,轉爐托圈及傾動機構已使用32年。近年來隨著鋼產量的不斷提升,爐殼、減速機、軸承、電纜等設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疲勞劣化,給生產運行帶來了安全隱患。由于轉爐爐容比偏小,容易出現溢渣和噴濺現象,鋼鐵料、合金、能源等消耗量較高。
今年年初,二號轉爐綜合改造項目正式立項。煉鋼廠組織技術力量完成了可研及設計方案、施工方案的編制,同步開展爐型優(yōu)化、滑板擋渣、下渣檢測、智能診斷檢測系統(tǒng)等新技術、新設備的適應性研究,以提高產品質量和整體裝備水平。
5月23日,二號轉爐開始停爐改造。各建設單位奮戰(zhàn)3個多月,充分利用現有場地、設備與設施,在不影響一煉鋼生產的前提下如期完成技改。
該項目對轉爐爐體、耳軸托圈、傾動裝置等設備進行了整體更換,消除了設備磨損老化的安全隱患。對爐前平臺主梁和次梁、擋火門等設備進行更新改造,解決了安全、環(huán)保問題。對爐前、爐后搖爐室拆除重建,為員工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轉爐爐口和托圈采用非水冷結構,每小時可節(jié)約冷卻水70噸。轉爐爐型優(yōu)化后,最大出鋼量提高7噸,出鋼口直徑擴大28毫米,傾動速度和底吹強度提高約1倍,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
煉鋼廠將根據工藝變更成本差、設備投入產出比、能源價格差、開停機損益等,精細算好經濟賬,實行靈活的生產組織和用能策略,實現“效率最高、成本最優(yōu)”。
二號轉爐投產以來,轉爐碳氧積下降約5個點,每爐吹煉時間縮短0.5分鐘,雙渣比例降低約30%,出鋼溫降平均下降5度,生產效率和成本水平得到有效改善。
(關鍵字:梅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