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滬鋼期價在持續(xù)近3個月34%的下跌行情后,隨著發(fā)改委“鐵公基”項目批復的推出,滬鋼市場筑底反彈,在連續(xù)3天內最高上漲9.4%。面對如此強勁的價格反彈,市場看法不一,個人以為此次反彈的空間和時間都有限。
項目短期拉動消費有限
9月5日,國家發(fā)改委網站集中公布多項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guī)劃,涉及項目25個,總投資約7000億元。據統(tǒng)計,軌道交通每投資1億元,可消費鋼材1.12萬噸。照此簡單推算,7000億元投資將拉動鋼材消費量約7800萬噸。9月7日,發(fā)改委又批復了13個公路建設項目,總里程數2018公里。據測算,公路投資中高速公路單公里用鋼量最大,約為360噸;其他等級公路均在150噸以下,一級公路每公里用鋼量預計在150噸左右,二級公路的單公里用鋼量在80公里左右,其他公路預計每公里用鋼量在50噸左右。以此簡單推算,本次批復的高速公路建設總用鋼量約69.912萬噸,另得到批復的西藏地區(qū)的三級公路76公里,用鋼量約0.38萬噸,共計約70.29萬噸。
此次發(fā)改委批復的鐵路公路項目總用鋼量為7870萬噸左右,占2011年總用鋼量6.8億噸的11.5%。雖然說總量看起來不小,但是大多數工程的建設周期都在4-5年,短期內對鋼材的終端需求影響較小。與此同時,鋼材終端消費最大的一塊是房地產,而房地產投資在受到政策打壓后明顯下滑。制造業(yè)投資也乏善可陳,處于下降趨勢。所以從整體來看,相對于鋼材龐大的剩余產能,發(fā)改委新批復的項目對市場的影響在短期內主要表現為市場信心的增強,鋼材想要走出持續(xù)上漲的行情,有待于更大的政策支持和終端需求的恢復。
供應壓力增大
隨著鋼材價格的反彈,鋼廠的盈虧狀況出現好轉。部分小鋼廠的礦石庫存很低,基本上即買即用。按照當前的原材料價格來算,這些經營較為靈活的小鋼廠生產是不虧損的,而原本生產虧損的企業(yè)其經營狀況也出現好轉,更不會因此減產,因此從這點上來看未來供應不會下降。甚至有部分鋼廠的新建產能一直在等待時機投入生產,如果價格短期上漲迅速的話,這些新建產能很快就會投入使用。
據估計,今年我國粗鋼產能達9.2億噸,按照80%的產能利用率來算,月均粗鋼產量要在6200萬噸以上,由此推算的鋼材月度表觀消費同比增速應該在12%以上,目前我國鋼材消費同比增速在7%左右。此次發(fā)改委批復項目用鋼量為7870萬噸左右,占2011年總用鋼量6.8億噸的11.5%。但是大多數工程的建設周期都在4-5年,即便此項目能帶來年均3%的消費增速,我國的鋼廠也是供大于求。因此如果鋼廠不停產不減產,國內鋼材的供應壓力依然很大。
原材料價格缺乏支撐
本次價格上漲,礦石價格的漲幅大于鋼坯的價格漲幅,鋼坯的價格漲幅大于鋼材現貨價格漲幅。也就是說在產業(yè)鏈中上游原材料相對較強勢具有話語權,中短期內支持價格上漲的因素是成本支撐,F今,礦石市場由短缺變?yōu)檫^剩,未來2-3年內有更多的礦石新建項目投產,鐵礦石市場會越來越寬松。焦煤和廢鋼市場也較為疲弱,全球經濟增速的下滑使得焦煤和廢鋼的需求下降,而供應卻較為平穩(wěn),市場表現出過剩,價格也是易跌難漲。因此,從原材料來看,雖然礦石價格在短期的大跌后反彈速度較快,但是反彈高度有限,而焦炭和廢鋼市場更難走出獨立的上漲行情來。所以說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幅度有限,對鋼價的支撐作用也就很有限了。
(關鍵詞:發(fā)改委 鐵公基 軌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