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中國遠洋同淡水河谷簽訂合作協(xié)議,打破了淡水河谷的大船計劃在中國陷入的僵局。今天(18日),大連海事大學航運研究中心教授孫光圻向透露,淡水河谷現在已經同中遠、招商局以及山東海運等多家公司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接下來也還將同中海進行合作。目前的超大船舶還必須通過減載進港,但是很快就可實現正常進港。
包括孫光圻在內的多位航運業(yè)專家今天均表示,超大型船舶是全球航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超大型船舶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出現,2008、2009年之后的這幾年發(fā)展節(jié)奏更快,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孫光圻表示。歐門集團中國區(qū)代表孫飛也指出,根據此前的研究,超大型船舶本該在幾年前就開始快速發(fā)展,金融危機將其推后了兩三年。
然而,淡水河谷于7年前建造的載重量達到40萬噸超大型貨船“Valemax”卻在中國市場上遭到了船東的抵制。中國船東協(xié)會多次上書交通運輸部、發(fā)改委等國家部委,建議否決淡水河谷40萬噸級礦砂船停靠中國港口的計劃。
如今,中國的船東已經一改當初的態(tài)度開始同淡水河谷很作運營超大船舶。2014年9月12日和27日,淡水河谷分別與中國遠洋、招商局能簽署戰(zhàn)略合作及包運協(xié)議。根據協(xié)議,中國遠洋和招商輪船將新造20艘40萬噸級VLOC用來承運淡水河谷的鐵礦石。
而根據媒體公開報道,中國的港口碼頭也都在同淡水河谷洽談合作,爭取大船能在本碼頭靠港。淡水河谷還于今日在青島港建立了分銷中心。孫光圻表示,大連港、青島董家口港等很多港口都已經具備?40噸大船的能力,但是設計上并沒有相應的停泊標準,“目前大船還是通過減載進港,預計很快會解決這個問題的”。
孫光圻分析道,船舶大型化是大勢所趨,是經濟全球化、航運市場持續(xù)低迷、低碳經濟發(fā)展以及港行結構調整等多因素的產物,“政府的行政命令是不會改變這個趨勢的,應該早點放開,不能讓地方偷偷摸摸地做”。
(關鍵字:網易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