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市邏輯:
中期邏輯:全球銅精礦供應未來5年剛性增量比較小,而彈性增量主要取決于價格,而精煉產能雖然投放較多,但是受限于銅精礦供應,實際供應增量不足以使得銅價格再度下跌,因此中期銅價格筑底預期明顯。
短期邏輯:全球范圍內供應的干擾比較集中,并且對冶煉環(huán)節(jié)影響更大,智利銅礦談判尚未落地,因此供應方面依然對銅價格有一定支撐;需求方面逐步轉入淡季,但目前轉淡的程度還不是很嚴重,因此,銅價格在經過大漲之后,本周或以震蕩為主。
走勢分析:
14日現貨市場貼水幅度持平,市場成交依然比較乏力,下游企業(yè)采購積極性不高,而貿易商也限于現貨貼水幅度較小,采購也受到一致;1806合約持倉量進一步的降低,另外,隨著移倉進入尾聲,后續(xù)合約對1806重新走強。
因此,上期所倉單14日小幅下降,雖然1806合約持倉量的轉移,倉單或開始轉向現貨市場。
LME庫存14日小幅增加,但是庫存結構依然不變,歐洲和亞洲依然是以下降為主,即此前印度冶煉廠關停導致的供應影響依然沒有消除。銅現貨貼水幅度再度收窄。
廢舊市場方面,14日廢舊銅價格持平,精煉銅小幅上調,精廢價差有所擴大。
需求方面,蒙特利爾銀行預計,鑒于銅在太陽能和風能方面的重要性,未來數年內銅需求將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僅太陽能板就能創(chuàng)造每年250萬噸的需求增幅。 報告還指出,盡管電動汽車算得上銅需求長期的影響因素,但更重要的仍是新能源領域。該行預計,到2025年,全球太陽能、風能設備預計將增加10%-14%。
綜合情況來看,國外市場短期供應依然受到干擾, 暫時來看,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整體供應彈性并不是很大,另外,短期需求逐步進入淡季,但轉弱的程度暫時還不是過于擔心,整體上供應仍然是銅價格主導,因此銅價格難以過度回調。
(關鍵字:銅供 價格主導 回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