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可預見的建設熱潮正在挑動國外礦山企業(yè)的神經,鐵礦石正在經歷新一波猛漲行情。
2012年末開始的一個半月時間內,進口礦石價格從不到120美元/噸攀升至160美元/噸,令人大跌眼鏡,“一步到位”,業(yè)內人士這樣評價這一波上漲行情。
無論是海外礦山自我炒作哄抬礦價,還是國內城鎮(zhèn)化建設的真實需求,鐵礦石漲價背后鋼企只能自己消化成本的現實并未發(fā)生根本改變。在短期無法改變礦商壟斷的基礎上,自身平心靜氣地多做功課,或許比一味地指責來得現實。
礦價大漲
2012年全年,由于需求低迷,礦價一直都缺乏大幅上漲的動力,直到12月。
“是去年市場上鐵礦石表現最為活躍的事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暴漲出人意料,這一行情抓住的人不多”,山東一家貿易公司礦石部負責人田明軍對新金融記者表示,在他眼中,意料之外的不僅來自短期內的暴漲,還來自于這種暴漲提前了。
由于鋼鐵行業(yè)的大面積虧損,去年大部分時間里田所在公司庫存最多在7萬噸,少于公司正常的10萬噸標準。
“7、8月那會兒,礦價一路下行,到9月上旬跌破100美元,那段時間我的庫存一度降到4萬噸,基本沒有補庫”,田表示,“即使賠錢也出貨,當時普遍預計后面價格會跌得更慘。”
12月1日,田與幾個圈內的朋友一起吃飯,飯局算上田一共有5個人。“當時有兩個朋友表示,國家層面釋放了一些積極信號,眼下就要著手多買點兒貨了,”這兩個朋友堅信利好會迅速影響到礦價。
田和另外兩人則相對謹慎。“當時我們三個人的判斷一致,都覺得下游需求沒有實質性好起來,所以還是等到來年1月份再買。”根據他們以往的經驗,由于春節(jié)前有鋼廠備貨的原因,基本上次年1月價格才開始上漲,即使12月漲,也不會太多。
事與愿違,12月開始,進口礦石開始上漲,以62進口粉礦為例,半個月內價格從不到120美元漲到135美元。到12月下旬,價格突破140。一直穩(wěn)坐釣魚臺的田再也等不了了,在12月27日,“我趕緊買了6萬噸,各種品種都有。”
這一次,田的預測應驗了,上漲的礦價就像脫韁的野馬,元旦3天假期,價格漲了10美元。據聯合金屬網統(tǒng)計數據顯示,62進口粉礦去年12月31日價格在141美元左右,今年1月4日達到150以上。“半個月時間從140漲到150還是可以接受的,沒想到過個元旦一閉眼一睜眼幾天就到150了。”
“12月的大漲出乎我意料,最后我有些措手不及,不過好在我迷途知返,否則現在買的話風險太大了。”
炒熱預期
在業(yè)內人士眼里,此輪礦價上漲,重要的原因在于對鋼鐵產業(yè)后市的持續(xù)看好,其中城市化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砝碼。
去年11月底,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公開強調,“未來幾十年最大的發(fā)展?jié)摿υ诔擎?zhèn)化。”隨后12月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上也提出“積極穩(wěn)妥推進城鎮(zhèn)化,著力提高城鎮(zhèn)化質量”的工作目標。
一時間,無論是鋼廠還是礦商都看好未來的市場需求。
“雖然目前的終端消費還沒有出現明顯的轉好跡象,但城鎮(zhèn)化出來以后,很多鋼廠的生產動力就來了”,東北某民營鋼廠副總王輝對新金融記者說,“從政策到需求肯定有個緩沖期,但大家都會往后看,如果未來需求好,到時候再生產就來不及了。”
澳洲第四大鐵礦石供應商吉布森山鋼鐵有限公司Philip Kirchlechner也表示,“我認為中國未來10年的鐵礦石需求量會持續(xù)強勁,其中城鎮(zhèn)化是最大的驅動力。”
2011年秋季開始,鋼鐵全行業(yè)開始下滑,全行業(yè)的虧損已經成為事實。雖然其間有過短暫反彈,但根本頹勢并未有太大改變,這種情況下,鋼廠庫存普遍減少。